对百团大战各种歼敌数据的分析比较
从主流数据毙伤日军20645人,到10645人,再到不知具体出处的5800人……究竟哪个数据更接近百团大战的真实歼敌数据?
最主流数据:毙伤日军20645人,俘虏伪军18407人,消灭敌伪据点2993个
目前大陆学界对百团大战战绩最主流的说法,主要依据的是1940年12月25刊登在延安《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十二期上的由八路军总司令部、野战政治部联合公布的《百团大战总结战绩》一文。据该文统计:
“在百团大战中,先后参加与我作战的敌人,计有第一百十师团及二十五师团全部,二十六师团、三十六师团、四十一师团各二个联队,三十七师团及三十五师团各一个联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第九混成旅团全部,第十五第六等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此外还有伪治安军、伪蒙军、伪满洲军、伪警备队、伪警察、伪宪兵及日寇特务机关和所有移民等。其中遭我打击最大者,则为第四混成旅团,计已消灭殆尽,第二第三混成旅团消灭过半,第三十六师团及百十师团二十七师团均遭严重损失,第八第九第十六等混成旅团均各损失一个大队,及第五第十等混成旅团全部?!?/p>
具体数据如下:
(一)消灭敌伪之有生力量,计毙伤日军20645人,毙伤伪军5155人,毙伤敌伪骡马1,马22匹。(二)俘虏日军281人,俘虏伪军18407人,俘日寇武装移民56人,俘骡马1510匹,军犬29只,军用鸽57只。(三)消灭了敌伪据点共2993个,其中最大最险要者,计有……。(四)缴获了大批武器计:……(五)缴获与破坏交通器材计:……(六)破坏交通的成绩计:……(七)缴获大批军用品计:……(八)破坏煤矿5所,其中以井陉新矿为最利害,据最后调查,该矿损失一万万日元,破坏仓库11所。(九)伪军反正者计14次,共1845人,日军自动携械来投诚者47人。(十)解放煤矿工友10120人,铁路工友2055人,被迫修路同胞673人?!保ň荨吨泄驳呈凡慰甲柿?16册》)
被忽略的官方统计数据一
但上述数据并不是最原始的。更早一些时候,即百团大战刚刚结束,第十八集团军总部立即作了总结,曾整理出一篇《百团大战各阶段作战概述》(也称“1940年百团大战战斗汇报”)。在这个材料中,关于战绩,有如下统计数字:
大小战斗:1824次;攻夺敌人据点:293座;毙伤日军:12645人;毙伤伪军:5153人;俘虏日军:281人;俘虏伪军:1407人;伪军反正:1845人;日军投诚:7人;缴获:步马枪5437支,手枪281支,轻机关枪179挺,重机关枪45挺,山炮16门,重炮3门;破坏铁路948里;破坏公路3044里。
这一统计资料与前者大多数项目数据相同或相近;但在最主要的两项数据上,即“毙伤日军”和“俘虏伪军”两项上,差距非常大。前者从12645跃升为20645;后者从1407跃升为18407。何以数据会如此大幅度的跃升,目前找不到任何解释;而且跃升的数据都是整千性的(8000;17000),非常奇怪??按常理,如果出现某部队歼敌数据遗漏,重新算入的话,新补入的数据为整千数的几率是非常小的;更何况多个补入的数据是整千数了。
被忽略的官方统计数据二
其实,还有另外一份也比“最主流数据”要早的统计资料,而且该资料可以说其实是上述“最主流数据”的母本??那份刊登在延安《八路军军政杂志》上的《百团大战总结战绩》,其实早在10天前,也就是1940年12月15日,就已经刊登在八路军总司令部驻地太行区出版的《新华日报》(华北版)上了。
这个华北版的《百团大战总结战绩》,与延安版的《百团大战总结战绩》之间,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区别。最主要的5项区别如下:
(1)攻克据点??华北版:293;延安版??2993。(2)日军投诚者??华北版:7;延安版??47。(3)俘虏伪军??华北版:1407;延安版:18407;(4)缴获炮弹??华北版:8185;延安版:816;(5)解放修路同胞??华北版:66731;延安版:673。
主流数据其实站不住脚
不难看出,这些数字的差异是有某种规律的。但两个版本的数据,只有华北版能够得到其他资料的印证,如:1、这些数据可以与之前引用的《百团大战各阶段作战概述》的数据呼应;2、1940年12月21日朱德、彭德怀致周恩来、叶剑英转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的电报中提到:攻克据点293个,日军投诚者7名,与华北版说法完全一致;电报中还说俘虏伪军1471人,虽不一致,但与华北版的说法“1407人”相当接近。
最敏感的数据,是“攻克据点”。目下许多主流著作对这一数据往往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因为按照延安版攻克了“2993”个据点的说法,就必然面临一个无法解释的困境: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1941年3月31日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所作的报告《敌寇在华北之现行军事政策》中曾统计过:1940年底,日伪军在华北共有据点2291个??这个统计或许会有遗漏,但绝不至于离事实太远。如果采纳延安版攻克了“2993”个据点的说法,一者无法解释何以攻克的据点多过日军的总据点;二者即便退一步承认左权的统计误差较大,但“2993”个据点,实际上意味着百团大战将日军在华北的据点彻底扫光了,这也明显不符合史实。
此外,“华北版”俘虏伪军的数目,也能够从其他途径得到证实。按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百团大战总结报告》,该军区从1940年8月20日~12月4日,共俘虏伪军747人。1941年2月1日第129师师部编制的《第129师遂行百团大战三个阶段的战绩统计表》则称,该师在百团大战三个阶段中计俘伪军412人。据贺龙1940年9月8日《百团大战的一个侧面??晋西北》和贺龙、关向应1940年9月25日致彭德怀、左权的电报,第120师前两个阶段共俘伪军165人。计算下来,百团大战共俘虏伪军1324人。这个数目虽然无法完全契合华北版“1407”这个数据,但已经充分说明百团大战期间,俘虏的伪军数目只能以千为单位,而绝不可能以万为单位。(据周小宁《百团大战克敌据点等战绩考》)
欲求得更准确的歼敌数据,还需要参考日方的资料
上面的论述虽然对主流数据作了大幅度的修正,但仍不能说已经是准确或者比较准确的战绩数据了。因为第十八集团军总部所得出的这些数据,只是各部队汇报数据的一个综合,而百团大战不同于其他战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战争形式是由无数的中小规模的袭扰战、破坏战、游击战组成,这就决定了十八集团军总部所得到的汇报是极为零碎的,所以其数据的精准度,也就要远远低于如中条山战役这样的正规阵地战战役。举个例子:
按照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向重庆的战果汇报,日军“第四混成旅团,计已消灭殆尽”,显然,这一消息来自下属作战单位。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据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记载,“第四混成旅团”在遭受八路军“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突袭之后,其下属的四个步兵大队仍参与了第二阶段的多次“反击作战”。按照《华北治安战》的记载,“第四混成旅团”确实在“反击作战”中再次遭受“重创”,但其所谓的“重创”是:
“在此次作战中,虽未查明彼我全面的损失,但在第一军方面损失最大的是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根据旅团第二期晋中作战战斗详报)战死71名,负伤66名,失踪2名。共军遗弃尸体1204具,俘虏240名。另据旅团战死名簿记载,从8月20日至12月3日在旅团战死的276名中,8月60名,9月142名,10月62名,11月8名,12月4名。在共军攻势时期,损失虽很大,但并不像中共方面所宣传的那样?!?/p>
若日军方面的资料属实,则“战死276名”是远远不足以让一个数千人的独立旅团“消灭殆尽”的。虽然日军方面的数据还有待查实,但欲得百团大战真实的歼敌数据,必须参考对照日方数据,则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国内主流数据,基本上对日方数据熟视无睹。
一些其他的边缘数据也有参考价值
张宪文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中还提供了两种数据:(1)“毙伤日伪军5800人,见北京五所院校编写的《抗战中的中国军事》”。但编辑查询了1954年版的《抗战中的中国军事》,并没有查找到该数据,该版本使用的是“20645”这个数据。不知该书所说的“5800”出自哪个版本(按常理,作者应该给出具体的图书出版的版本,如第二种数据就给出了具体版本;之所以不提供版本,有一种可能性是该版本并未正式出版);(2)值得留意的是第二种数据:“毙伤日伪军25800余人,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又是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5800与25800。
此外,国民党方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代主任熊斌给蒋介石的一份报告中的意见也可以权充参考。熊斌在报告中说:
“斯役敌伤亡三千人左右,伪军二千余人,中共伤亡亦约三千人,此数尚有参加作战之民众四千余人;又中共撤退后,敌因此次铁道破坏,民众之力居乡,故对民众大多发怒,焚烧铁道两侧村庄百余,人民被惨杀伤害者约四、五千人?!??此处的“斯役”,指的是八路军第一阶段的进攻,并不包括此后的第二阶段日军的反击作战和第三阶段的八路军的反扫荡作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柳哲生(1914—1991),出生于河北保定,1933年入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详情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抗战时期的王牌飞行员,也是能够幸存到抗战胜利的极少数抗日详情
抗战中国空军的头号王牌 ——最后的双料王牌飞行员柳哲生 中国空军在抗战中详情
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俄语:Серге?й Па?влович Ко详情
人类航天史上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冯.布劳恩,一个叫科罗廖夫。他们是人类进入宇宙详情
曾经,苏联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全面领先世界——至少,苏联人是这样详情
罗伯特·戈达德(Robert Hutchings Goddard,188详情
邱蔚(1913年—1957年),湖南省浏阳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详情
主要成就 他从1920年开始研究液体火箭,1926年3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详情
在我国成立以后有这么一支部队,他的参谋长,政委,和政治部主任都是中奖军衔,而详情
前段时间,历史客栈介绍过授衔后第一位去世的开国将帅——资凤少将,时间是195详情
基斯卡岛位于美国阿拉斯加以西,在阿留申群岛的西端,总面积不过30平方公里。这详情
三国出了不少英雄,个个都让人印象深刻,后世对这些英雄津津乐道,常常拎出来想分详情
清朝时,侍卫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地位极高。侍卫处设立的时间极早,努尔哈赤详情
东欧国家波兰面积31万平方公里,在小国林立的欧洲,算得上是面积大国。但是,波详情
一般来说,在后宫里面都是母凭子贵的,但是有一部分也是子凭母贵的。如果母亲比较详情
清朝时期,由于朝廷腐败,农民要背负许多杂税,可是您知道吗?当时漳州县衙有一项详情
一个人要是想要做上皇帝,单单只有军功肯定是不够的,还要有威信。威信这个东西都详情
一般来说,皇帝从来都不会参与后宫的事情的,因为皇帝整天要忙于政事,根本就没有详情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讲的是韩信原在项羽帐下做一名郎官,曾多次献详情
在古代那个封建的社会,关于男女关系,这是非常双重标准的,整个大环境对于男女都详情
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详情
1865年4月初,捻军进入山东,经曹县、定陶、城武、嘉祥、汶上、宁阳进抵曲阜详情
高楼寨之战发生于1865年四月,当时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与僧格林沁部展开了一详情
高楼寨之战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今高庄集)歼详情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农历正月,镇??谠⑸怀〖ち业暮U?,这就是详情
裕谦一上任,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与定海隔水相望的镇海城稳定人心,恢复生产,修筑工详情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话说当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此乃奇耻大辱被外族攻入详情
马江海战是1884年8月23日发生在福建马江一带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交战双方详情
1884年(清光绪十年),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6艘军舰入侵福建马尾港,停详情
1884年7月14日,法国军舰在孤拔率领下进入马尾军港,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款详情
1841年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与英军正在进行停战谈判,英军一只小部队到广州三元详情
广州城北,三元里。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村庄,之所以名震天下,与教科书中大肆详情
慕容复是金庸大师小说《天龙八部》里的人物。在小说中,慕容复风流倜傥,是典型的详情
李开先(1502-1568年),自伯华,别号中麓、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详情
罗伦(1431—1478),明代理学家、状元。字应魁,一字彝正,号一峰。吉安详情
唐玄宗平生好神仙方技,时常征召一些全国各地会奇术异法的妖人到宫里来,像什么一详情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错综复杂,很多史诗都鲜为人知,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详情
这一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去西狩打猎?! 〔涣?,在行进途中,御前侍卫竟然把详情
康有为1858年生,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88年10月,鉴于民族危详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详情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详情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像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已经断绝了,只有古中国详情
三坟五典,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楚详情
《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详情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准的汲详情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详情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详情
我们说男女交欢,常委婉形容为一翻“巫山云雨”,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
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凡有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详情
现代生活中,各种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车辆虽多,却能秩序井然,这中间除详情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历史非常详情
Unicorns之角有治疗能力,能过滤尘埃和毒物以防止中毒和其它疾病,甚至有详情
Unicorns即是独角兽,是传说中一种神秘的生物。通常被形容为是修长的白马详情
在众多诸如美人鱼,古代龙的神奇生物传说中,独角兽无疑是最著名的一种。独角兽从详情
独角兽是西方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十分神秘的生物,大多数西方的神话传说认为,独角兽详情
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举进士第一。王安石见其《诗义》,补国子直详情
《宋史·汪应辰传》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详情
李开先,字伯华,自号中麓子、中麓山人或中麓放客,山东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市)人详情
嘉靖四十一年(1562),王守仁的著名弟子王畿对当时流行有关良知的不同看法概详情
罗伦注,字彝正,吉安永丰人。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详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 既有李白这样潇洒飘逸的“诗仙” 又有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详情